近几天,脑子里一直翻腾,太多想法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。想法在脑海里盘旋着,想找却找不到出口,唯有透过这里,慢慢的,温柔的放出来。。。
先来和你们分享一个苹果的故事。。。
”有一个人,手里握了一棵苹果,兴高采烈的到达他朋友的家,准备和他分享手里握着的那棵苹果。 因为在那个人的生活里,不管有什么好事,肯定会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,当然苹果也不列外。
一番的好意,怎知换来了朋友的拒绝。 朋友告诉那个人:“这棵苹果我都不懂好不好吃,不然这样好了,你先吃,然后再告诉我好不好吃。” 那个人想了想,就说:“好吧~”,之后就一口口的把苹果吃了。。。
吃完后,那个人感觉苹果也蛮好吃的,就向那位朋友告诉了苹果的味道和口感。 当那位朋友听完后,当然垂涎三尺,很想尝试那棵苹果的美味,但很可惜的那棵苹果被吃完了。 因为品尝不到,于是那位朋友心中就起了不甘之心,就告诉那个人其实是在欺骗他,因为苹果根本都不像他述说的那么美味,因为那棵苹果外表是青色的。。。“
不懂你们是否发觉,其实很多时候,在我们的生活当中,当别人给予我们机会的时候,我们却不懂得如何把握,而让机会悄悄地溜走了。
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子,我们都怕被欺骗;面对未知的事情,我们都会为自己铺上一层的保护层。 当看到别人津津有味的享受,我们却在一旁垂涎三尺。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机会,反而有时候,当别人优惠我们的时候,我们却对那事儿起了提防心,而失去了。。
曾经在我的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: 有一次朋友邀约我参加了一个很不错的社交活动,当然我也是因为想扩大我的圈子,参加了。 当时,我想到一位朋友,想把他一起拉过来,但是他却这么告诉我:“不然你去就好啦,然后你再告诉我里面是怎么样的,学的是什么的,有什么人。”
顿时我心里想说,如果你不亲身体验,只是从我口中说出来,那种的满足感,你怎么能真正体会呢?就有如苹果的故事,那位朋友只是听那个人说而已,并没有真正品尝到,殊知苹果的美味?
我相信在你们的身边,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朋友。。 我并不是带着歧视,贬低的眼光,因为我承认我也是这样的人。 我们对环境的陌生,导致想参加的心理,无形中铺上了一层的防备心。 我们没敢踏出第一步,当然,别人也不会因此为我们感到同情,因为都是自找的。。
常常听人家再说,:“Don't Judge The Book By It's Cover." 不要为书本的封面填上内容的分数。。 或许我们常常都会这么说:”不要因为人的长相而定义那个人的所有。“ 说是这么说啦,但真正做到的,又有几个?
打个例子,我们是否常常在无形中为第一次见面的朋友填上了友情的分数?!为第一次见面就产生好感的心仪对象填上了“较高”的友情分数,就算我们不是很了解他/她?!
之所以我用较高在于心仪对象,因为我们也希望对方能够察觉到我们,我们会做一些小动作,说些幽默的笑话,只为了让对方注意我们,其实我们并不是那么差,我希望我们能彼此更认识对方。
一切或许只在于眼光与角度的问题。我有一位很可爱的朋友,不管我们谈论到什么, 他总是爱把“角度”挂在嘴边。 对~看待事物,并没有“对”与“错”,只有我们用什么眼光/角度去评论。。
~如果,朋友们遇上不顺的时候都能往另一个角度去看待?那么是否对事情的发展,又有新的开始?~
~如果,在他人给予机会的时候,朋友们能尝试接过来,而不是让他人先尝试再告知? 那么朋友们的生活,是否又有不一样的色彩?
~如果,在多次的了解后,才为那个人填上心中的分数? 那么所谓的友谊,是否能够更真诚一些?
2012年6月28日
洪梓勝留笔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